绿色可持续发展大正特纤在行动

更新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

一、开发绿色海组分
临邑大正特纤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海岛复合短纤维,这种复合纤维使用两种原料生产,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被处理掉的成份称之为“海组份”,在最终产品中保留下来的成份称之为“岛组份”。该类产品由日本发明,之后在韩国、中国台湾有生产,中国大陆在最近十年开始有工厂生产,大正特纤是目前中国大陆规模较大的海岛复合短纤维工厂。
截至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岛复合短纤维工厂使用的海组份基本是碱溶性聚酯切片和低密度聚乙烯切片。两种材料作为海组分不但在产品品质方面均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而且对环境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碱溶性聚酯切片作为海组分的缺点是后续需要使用氢氧化钠将碱溶性聚酯成份从纤维中去除,这个过程是化学反应,不论是碱溶性聚酯还是氢氧化钠都被分解无法实现回收循环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
使用低密度聚乙烯作为海组分的缺点是后续需要使用甲苯作为溶剂将聚乙烯从纤维中去除,甲苯作为高挥发性、高毒性的有机产品不但在生产过程中损害员工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在成品中残留从而对最终消费者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鉴于两种常用的作为海组份的原料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我们从保护环境的目标出发,与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一起开发了具备以下特征的原料作为海组分(为保密我们用代号A表示)。(1)A原料可以和常规聚酯、各类改性聚酯、玉米纤维等多种岛组份复合纺丝,充分利用各类改性聚酯的优点。(2)减量过程为物理反应,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3)海组份和减量用溶剂均可以回收再利用。(4)经济性较好,总成本不高于现有海组分的综合成本。目前使用A原料和常规聚酯生产的海岛短纤维已经生产出各项物性指标均可以满足市场要求的最终产品,预计在2021年底就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并有望在2025年全部替代现有的使用碱溶性聚酯和聚乙烯做海组份的纤维产品。
  二、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有色纤维
为追求视觉效果下游客户需要有色纤维,有色纤维有两个途径可以获得,一种是购买白色纤维通过染色实现,一种是在生产纤维的时候添加相应颜色的母粒实现。染色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一方面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处理废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放更会破坏环境。
我们通过在生产纤维过程中添加相应颜色的母粒给客户直接提供其所需要的有色纤维,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有助于提高有色纤维的色牢度和干、湿擦物性指标,提升了产品品质。
  三、使用再生原料
为更多的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我们使用再生尼龙切片和再生聚酯切片来替代原生尼龙切片和原生聚酯切片。我们通过使用再生原料降低了对石油的消耗,减少了废料,保护了环境。
我们购买的再生尼龙切片是通过以下几个工序生产的:1、将生产尼龙长丝和尼龙短纤过程中产生的料块、废丝及不合格品回收。2、将这部分产品中的杂物挑选出来并进行清洗,以保证杂质含量符合加工要求。3、将干净的废料粉碎、在高温下熔融,拉丝、切断,干燥、包装后既可出售。再生聚酯切片的生产过程基本相同。
  四、开发涤棉分离技术,打通纺织品循环利用通道
为实现纺织品保暖、挺括、吸湿排汗等功能,大部分纺织品均采用涤棉混纺的方法,这种混纺的方式增加了回收的难度,导致很多纺织品在废弃后很难循环,从而造成会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如果这一技术可以成功开发,大量的涤棉混纺产品就可以分解为棉和涤纶,通过加工回到原始的状态,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我们已经委托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在开发涤棉分离技术并已经有了初步成效,预计可以在2022年底实现批量化生产。


    

鲁公网安备 37142402000053号

   鲁ICP备16032126号